2025 年多学子圆梦国防科技大学,背后故事激励人心

发布于:2025-07-18 阅读:3
2025 年高考,众多学子成功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有重庆 551 分男生“捡漏”,也有李明 15 天备考圆梦,还有王耕夫实现父亲从军梦等。这些故事既让人看到运气成分,更凸显努力与梦想的力量,激励着更多人逐梦前行。

2025 年高考录取季,国防科技大学成为众多学子梦想的殿堂,不少学生成功踏入这所顶尖军事院校,他们的故事各有精彩。

国防科技大学

“高考捡漏”的消息向来引人关注,但多数所谓“低分捡漏”背后都有其逻辑。比如 444 分的青海考生捡漏 985 名校山东大学,靠的是“地域政策” + “强基计划”;376 分“捡漏”清华的考生,则是凭借高水平运动员的身份被录取。不过,今年确实有一位靠运气“捡漏”的同学。重庆历史类男生以 551 分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该分数比该校在重庆录取的物理类男生低 87 分,比物理类女生低 91 分,比历史类女生低 76 分。原来,国防科技大学在专业类别和考生性别之间存在分数差距,这反映了招生计划与报考人数的供需关系。而这位男生志愿只填报了国防科大这一所学校,他的家长透露孩子一直将该校视为梦想学校,抱着“搏一搏”的心态填报。但这种方法风险极大,普通家庭不敢轻易尝试。

还有一些同学是靠自身努力圆梦国防科大。李明来自普通小县城,从小对军事充满兴趣,立志考上国防科技大学。高考成绩公布后,他发现分数未达预期,但没有放弃。在研究招生政策后,他抓住提前批和补录的机会,开启“疯狂备考”模式。白天复习知识点、刷题,晚上查阅学校资料、学习备考经验。半个月后,他终于在提前批被录取到心仪专业。

梦想实现

另外,重庆考生王耕夫收到国防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完成了父亲未竟的从军理想。他从小受父亲熏陶,痴迷军事图书,成为军事百事通。父亲王勇当年因家庭变故错失考军校的机会,如今儿子帮他圆了梦。收到通知书时,父亲激动得红了眼眶,母亲泪洒当场。家里满墙的奖状见证了王耕夫的努力,他现场为父亲戴上随寄的红色绶带,照亮了两代人的家国梦。

四川绵阳中学的毕业生邓惜文、石锟垚、明夕哲也领取到了国防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邓惜文受爷爷、外公影响,向往军人职业,673 分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石锟垚有报国之心,653 分被物理学类专业录取。他们从小学到高中均是校友,这次又被同一所大学录取,堪称佳话。

这些学子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靠运气“捡漏”,还是凭借努力拼搏,都有可能实现梦想。对于高校录取的“捡漏”现象,我们既不应完全排斥,也不要盲目期待。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要理性看待,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发挥个人特长。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国防科技大学 高考录取 低分捡漏 梦想实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