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非遗体验热,传统文化焕生机

发布于:2025-08-07 阅读:0
暑期各地掀起非遗体验热潮。浙江、江西、江苏等地非遗场馆开展丰富活动,孩子们和游客沉浸式感受扎染、制瓷、苏绣等技艺魅力。还有公益课堂、社教活动普及非遗知识,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传承,成为暑期热门打卡选择。

暑期向来是旅游与学习的黄金时段。今年暑假,各地依托非遗场馆和资源,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体验和普及活动,让人们尤其是孩子们能够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非遗体验

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非遗互动体验区成了孩子们的欢乐天地。孩子们在这里学习靛青白花印染技艺,先将布料扎紧,再浸入调好的染缸。由于捆扎的松紧不同,每一块扎染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深受孩子们喜爱。一旁的笋壳剪贴也同样受欢迎,孩子们用煮软压平的笋壳,修剪粘贴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作品。有游客表示:“剪了蝴蝶的形状,非常有趣,还了解到笋壳剪贴是中国的传统非遗。”今年暑期以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已举办17场非遗展览、展演,并定期开展非遗研学课程,日均接待观众超3000人次。

江西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游客们除了赏瓷、买瓷,还能亲手体验制作瓷器。拉坯是制作陶瓷的传统工艺,虽看似简单,但拉出完美作品需要技巧与耐心,好在现场有专业老师指导。手工体验景德镇釉下彩瓷器制作一般分为拉坯、绘画、施釉、烧制等4个步骤。青花非遗技艺是景德镇陶瓷的一大特色,游客们可以亲自上手绘制自己喜欢的青花图案。此外,近年来流行的微型陶瓷手工制作也受到游客欢迎,学生们能发挥想象,制作出各式各样精致小巧的瓷器。

传统文化

镇湖苏绣小镇成为暑期全国各地学生传统文化研学和文化实践的热门“打卡地”。中国刺绣艺术馆开设了丰富的刺绣文化科普及专题展示,还设计了科普游学线路及刺绣研学体验课程,吸引了国内外团体前来研学。卢福英刺绣培训学校开设的亲子苏绣体验专场活动十分火爆,今年暑期超300名学生来此“沉浸式”体验苏绣创作。雲裳绣艺体验中心开设了“一周一非遗”等特色课程,激发新一代对传统工艺的兴趣与热爱。

暑假期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出“遇见非遗”社教系列活动,古琴、昆曲、皮影戏等7项特色非遗项目以讲解、展演及互动体验的形式向前来参观的学生们普及。截至目前共举办36场展演活动,累计5400多人参与其中。湖南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通过开设公益课堂,将本地非遗项目带到孩子们身边。侗族服饰传承人向学生们系统介绍侗族服饰文化,阐释不同纹样图案的象征意义,让学生们深刻理解服饰中蕴含的民族文化。

暑期

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也组织辖区居民和孩子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孩子们在十笏园非遗空间学习葫芦烙画、了解潍坊风筝等,还参观了郑板桥纪念馆,了解到潍坊著名的特色小吃朝天锅是郑板桥命名的。2025年7月开展的扬帆e + 公益夏令营(丹寨县扬武民族小学·非遗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从参观非遗工坊到体验古法造纸、苗族蜡染、银饰创作等,全方位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这些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活动,不仅让人们在暑期有了更有意义的去处,更重要的是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得到传承和弘扬,让古老的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暑期 非遗体验 传统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