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松鼠”“触手兔”后,美国现“变异鹿”

发布于:2025-08-22 阅读:0
英媒报道,美国多地近期发现“变异鹿”,身上长巨大疣体。野生动物部门确认是“鹿皮肤纤维瘤”,常见疾病非变异。今年夏天多州病例增加,由乳头瘤病毒引起,多可自愈。此前美国还出现“僵尸松鼠”“触手兔”。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多地近期出现“变异鹿”,类似此前的“僵尸松鼠”和“触手兔”。

变异鹿

今年夏天,美国多州“变异鹿”病例增加。过去两个月,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和威斯康星州等地民众拍到畸形鹿,身上长满奇怪肿块和疣块。此类照片在社交媒体流传,美国东北部及太平洋沿岸西北各州也有类似报告。

美国野生动物部门确认,这是“鹿皮肤纤维瘤”,常见疾病,并非新型传染病,也不是鹿变异。华盛顿州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解释,它由乳头瘤病毒引起,通过吸血昆虫叮咬及个体间接触传播。

吸血昆虫将受感染鹿的血液传给健康鹿。夏末秋初昆虫活跃,病例通常增多。该病俗称“鹿疣”,鹿体表会长出灰色、黑色肉质状肿块,大小不一,从豌豆到约20厘米。

鹿皮肤纤维瘤

专家指出,多数情况下鹿疣不危及生命。鹿免疫系统能让疣体数周至数月内自行缩小消失。仅极少数情况,疣体过大影响鹿生存。

鹿疣并非新现象,相关病毒已存在数百年。美国对野生动物乳头瘤病毒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今年美国还报告了“触手兔”和“僵尸松鼠”,分别由兔乳头瘤病毒和松鼠纤维瘤病引起。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变异鹿 鹿皮肤纤维瘤 美国野生动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