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供”生意乱象丛生,市场监管任重道远

发布于:2025-07-21 阅读:2
近期,“特供”相关话题引发广泛关注。山姆会员店因选品问题被骂上热搜,“特供酒”也存在制假售假乱象。此外,“电商特供”曾出现同款不同质情况。这些现象反映出“特供”生意背后的市场问题,需加强监管与引导。

在商业领域,“特供”生意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从山姆会员店的选品风波,到“特供酒”的制假售假乱象,再到曾经的“电商特供”问题,“特供”生意背后隐藏着诸多市场隐患。

特供生意

山姆会员店,这个曾被视作会员制超市标杆的企业,却因选品问题陷入舆论漩涡。会员们抱怨山姆如今的选品不再能让他们满意,尤其是在发现上架了好丽友等商品后,不满情绪达到顶点。他们认为山姆变了,不再是那个可以“无脑入”的山姆,每年缴纳的会员费成了智商税。实际上,山姆中国区的变化不能简单归咎于人事变动,其接近于特供生意的经营模式本身就存在问题。

而“特供酒”市场更是乱象丛生。媒体调查发现,所谓的“特供酒”往往是以低价酒为原料,通过灌装和包装,摇身一变成为“高端酒”,售价甚至高达上千元。更有甚者,一些假冒“军”字号的“特供酒”,竟然是用酒精、香精和色素勾兑而成,成本仅3元。这些不法商家打着党政机关和军队的幌子,制售假酒,不仅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更严重损害了党政机关和军队的形象。

特供酒

为了打击“特供酒”制售违法行为,市场监管总局和公安部开展了专项行动。今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公安部也部署了“净风”专项行动。多地公安机关已侦破一批非法制售“特供酒”重大犯罪案件,抓获了一批犯罪嫌疑人,铲除了一批制假窝点。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将目光转向网络平台,通过直播等方式销售“特供酒”,利用水军烘托气氛,让人误以为能买到稀缺货,从而上当受骗。因此,加大对平台的监管和治理,防止“特供酒”利用直播割消费者韭菜,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山姆会员店和“特供酒”,曾经的“电商特供”也存在问题。国美高级副总裁李俊涛曾提出“电商特供”的问题,他现场拆解彩电,发现同样品牌型号的彩电,线下零售店用的是韩国ISP屏,而线上电商销售的则用的是普通LED屏。此后,也有消费者发现电商款商品在质量上与线下款存在差异。不过,随着市场的发展,如今一些电商平台开始推动“按需生产”,从歧视性的“电商特供”,升级到“消费者特供”。

电商特供

“特供”生意的种种乱象,反映出市场监管的重要性。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各类“特供”商品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认清“特供”商品的真面目,谨防上当受骗。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特供生意 特供酒 山姆会员店 电商特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