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6名学生内蒙古矿厂参观坠亡,事故调查与反思

发布于:2025-07-26 阅读:4
7月23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内蒙古矿业公司参观时,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遇难,1名老师受伤。从事故发生到最后一名学生被救出约1小时20分钟。涉事公司回应应急小队到场时间问题,自治区已成立调查组进驻现场,涉事矿业公司停产。

7月23日上午10时20分许,一场悲剧在内蒙古矿业公司发生。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时,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

学生坠亡

事故发生后,现场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听到学生呼喊有人掉入浮选槽,他们立即按下浮选机急停开关,用对讲机呼叫工友救援,通知中控室停车,并疏散师生到安全位置。还发现了坠落在半空中的老师,第一时间实施了救援。

然而,救援过程并不顺利。公司矿山应急小队在事发38分钟后才抵达现场。12时01分,第一名坠落人员被救出;12时40分,最后一名人员被救出。但不幸的是,6名学生均已遇难,仅有1名老师受伤。

从事故发生到最后一名学生被救出,一共过去了约1小时20分钟。这样的救援时长令人痛心。据了解,此次参观是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学校于2023年与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此前也多次组织学生到该矿实习。

内蒙古矿业

7月24日,中金黄金发布情况说明公告。表示事发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前往现场组织处理。对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对伤者和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并对社会影响致歉。

7月25日,内蒙古矿业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赵春波解释应急小队到场晚的原因。他称首先要关停设备,现场第一时间施救,并通知附近工友,这是最快的做法。报到厂长级别通知应急小队,再上报公司领导需研究预判是否启动大应急预案。

然而,这起事故暴露出诸多安全隐患。出事的格栅板早在2月就有过“局部更换”,却没人检查全部焊缝。事发平台既没标承载人数,也没设防护栏。企业墙上贴着的《应急处置流程》写着“10分钟内应急小队到场”,实际却用了38分钟。现场工人慌乱得找不到救生绳,号称“每月演练”的救援动作成了纸上谈兵。

事故调查

东北大学与企业签的《实习安全协议》也像一纸空文。协议虽写着企业负责现场安全,却没说清谁来现场监护。学生出发前只收到“注意保暖”通知,带队教师手机里还存着企业“参观路线已全面排查安全隐患”的“欢迎函”,但实际选矿厂当天还在正常生产,环境并不安全。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已成立事故调查组进驻现场,涉事矿业公司已停产。希望通过调查能查明原因,明确责任,给遇难者家属一个交代,也给社会一个警示。安全不是口号,企业和学校都应切实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东北大学 学生坠亡 内蒙古矿业 事故调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