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汽车“国补”暂停与重启背后的市场逻辑

发布于:2025-08-19 阅读:0
近期多地调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部分暂停“国补”,部分又重启。原因包括资金消耗、投机行为、财政压力等。这对紧凑级等车型及消费者有影响,后续政策或更规范精准,有望改善车市增速。

2025年,汽车“国补”政策引发广泛关注。近期,全国多个地方调整了汽车以旧换新政策。8月17日,湖北省武汉市、襄阳市发布公告,汽车置换更新政策自2025年8月19日24时起暂停实施,不过8月19日前购车的消费者需在8月31日前完成登记并提交申请,而汽车报废更新政策将继续实施。

汽车国补

进入8月份,青海省、贵州省、内蒙古自治区多地也暂停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内部分地方政府不仅暂停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还暂停实施汽车报废更新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各地政府暂停实施置换更新政策并非终止。例如,贵州省8月6日发布公告称,因平台系统技术升级改造,全省汽车置换更新活动停止执行,具体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更早之前,湖南、河南、安徽等省份内的多个地区就已暂停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而重庆、许昌、惠州、沈阳等多个地区在今年上半年就已按下“暂停键”。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吴盖7月25日在2025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1月和4月,财政部已分两批累计预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近期,财政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测算确定了各地区2025年资金规模,并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剩余资金将在10月份下达,支持各地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与“国补”暂停并行的是,多地政府又重启了“国补”。8月18日,湖北省武汉市商务局官网将上述暂停“国补”的公告撤回了。近期,甘肃、广西、重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也已经重启,普遍采用“先领先得”机制,并对资金额度进行规划。例如,8月15日,根据重庆市商务委员会消息,为持续发挥政策激励作用,重庆追加安排3亿元预算资金用于2025年三季度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并采取分月投放方式执行,8月安排2亿元、9月安排1亿元预算额度,实行“总额控制、先报先得、用完即止”的申报原则。

以旧换新

一些地区还调整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的申领方式,河北、云南等地区推出了汽车补贴限量“抢券”模式。

国补叫停背后有诸多原因。资金消耗过快只是表象,背后的实际动因来自市场中的“投机”行为。今年中央共下达了3000亿的国补资金,以央地共担的形式提升地方以旧换新的动能,但上半年还没结束,既定的金额消耗已经高于1500亿,超过总预算的50%以上。在巨额补贴吸引下,部分车商或个人通过套利骗补等非正当行径,变相加速了补贴额度的消耗。有接近政策制定部门的人士明确指出,0公里二手车问题是此次国补暂停的关键原因。据了解,用0公里二手车套取补贴早已形成灰色产业链,车企压给经销商车卖不出去,便被直接转卖给二手车商,二手车商再通过寻求报废车辆换取置换标的,从而将0公里二手车卖给消费者,并从中套现1.5万 - 2万元不等。这种行为不仅对国补政策的公信力形成挑战,也侵害了正常购车的消费者应有的权益,同时加剧了市场内卷。

国补暂停后,最先冲击的无疑是紧凑级车型市场,这一市场中,15万元以下的车型又是受冲击最为显著的。一方面,从规模上看,紧凑级车约占乘用车市场35% - 45%的份额,是最大的细分市场,也意味着将影响到最多的消费人群。另一方面,从消费水平上看,15万以下车型对应的消费人群对价格敏感度更高,1.5万 - 2万的补贴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购车决策,如果这部分成本增加,那么消费者很有可能寻求其他的替代产品。此外,对于车企来说,15万以下的车型利润空间也比较有限,尤其在价格战压力下,车企出售低端车型几乎全靠走量,如果自身财力不足,也很难给到国补力度的补贴,如此一来销量数据自然也会相应承压。

对于消费者而言,没有了国补购车成本将直接增加。有一部分消费者会赶在国补窗口关掉前抓紧时间走流程置换新车,也有一部分消费者选择静观其变。不过,消费者其实不必过于担忧,一来国家政策上明确了到今年年底才会终止补贴(尚未明确明年的政策),地方也表示接下来会陆续拨付补贴款项。二来退一万步说,假设国补就此终止,车企也会留出相应的缓冲时间,不会任由国补退坡将消费者拒之门外。

补贴政策

大致可以肯定的是,国补不会戛然停止,但是调整是必然的。之后的国补会更强调“对号入座”,精准下发。目前已经有了相关应对措施,比如通过禁止跨区使用、限额分配等规则强化国补的上层调控作用,将国补拉回到规范的使用环境中来,真正让国家的每一分钱都落入老百姓的兜里。至于零公里二手车的整治动作,也已经逐步启动。比如广东、江苏已经从5月开始严查二手车交易发票,必须提供使用证明,同时也有省份趁国补暂停期间核查短期内重复过户车辆,谨防漏网之鱼。

乘联分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 - 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1272.8万辆,同比增长10.1%;其中,7月乘用车零售182.6万辆,同比增长6.3%。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加力扩围拉动效果突出,形成了上半年的政策红包效应。随着第三批补贴资金下发出现空档期,加之各地高息高返的政策收缩,贷款返利补贴车价的力度大幅缩小,导致消费者感知的购车成本上升,形成新一轮观望情绪。今年7月下旬第三批补贴资金已下发各地,部分地区的以旧换新逐步重启,补贴方式也更加多元化,有望改善8月车市增速。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汽车国补 以旧换新 市场调整 补贴政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