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蝶变”共享花园,激活社区新活力

发布于:2025-07-25 阅读:4
多个老旧小区将荒废绿地、闲置空间改造为共享花园。居民自筹资金、贡献智慧,政府与专业力量协同,形成多元治理模式。不仅改善环境,还增强邻里互动,为社区治理提供新思路,让老旧小区重焕生机。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老旧小区的改造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多个老旧小区成功将荒废的角落改造成充满活力的共享花园,为居民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体验。

老旧小区

上海静安区大宁路街道新世纪公寓小区,有一片约430平方米的绿地曾是蚊蝇乱飞、垃圾堆积的“社区疮疤”。该小区始建于1996年,住着150户居民。居民改善这块绿地的想法由来已久,在一次街道组织的网格议事会上,改造荒地的想法被提出。虽然小区维修基金有限,但居民自筹积极性高,两天就筹措了近3万元,还通过社区支持、共建单位、物业基金等多元方式解决资金难题。大家纷纷贡献智慧,提出建凉亭、环形步道等建议。最终,花园里种下20余种花草树木,入口处还有座椅。7月23日,“绿之谷生境花园”正式启用。

北京西城区一个墙皮掉渣的30年老小区,也实现了逆袭。小区里爱养花的张阿姨退休后想给老邻居们弄块歇脚地,她拉上老伙计清走建筑垃圾、自掏腰包买花籽,全小区都行动起来。他们搞了“认养制”,种出的菜大家分。如今,花园成了小区的“社交中心”,邻里关系更加融洽。

共享花园

青山区老旧小区钢花117街坊,兴城物业党支部与园建公司澜茵绿化养护服务公司党支部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活动。小区里800多棵无人打理的乔木将被修剪美化,居民门口杂乱的花盆将移入“共享花园”,未来还会开展小区家庭园艺展活动。有种植爱好的居民占比超五成,共建后将打造多个“共享花园”,并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引导居民参与小区管理。

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街道石牌岭社区文翰苑小区,原本杂草丛生的角落变身“翰苑”花园。社区邀请自管党员、居民骨干等探讨改造方案,10月25日,志愿者对小花园进一步改造升级,彩色的废旧轮胎花盆增添了野趣。

这些老旧小区共享花园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还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社区凝聚力。居民们齐心协力,让原本的“痛点”变成了“幸福角落”,为城市更新和社区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社区治理

上海新世纪公寓小区的成功,还在于其长效管理机制。街道与业委会签署《社区花园公约》,建立居民认养责任制与专业养护结合的管理体系。静安区绿化市容局出台《社区花园建设工作指引》,确立设计标准、管护规范及奖惩措施。这种“实践 - 总结 - 规范”的闭环模式,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当政府角色从主导者转变为赋能者,基层自治力量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共享花园的建设,让老旧小区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也为更多社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推动城市社区向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老旧小区 共享花园 社区治理

相关文章